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打出“组合拳”确保滩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4-03 07:47:34   
    濮阳网讯(日报记者 冯向忠 通讯员 张晓燕)黄河滩区第一批居民迁建试点工程进展顺利,范县两乡镇(张庄乡、陈庄镇)2037户群众年底有望住上新房……在迁建过程中,如何保障群众后续的生产和生活,这是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记者昨日自市发改委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打出“组合拳”,研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滩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    政策保障是前提。为配合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市发改委组织精干力量深入黄河滩区,对滩区村庄、人口数量、劳动力情况、搬迁意愿、搬迁模式、群众承受能力等进行调查摸底,对搬迁费用进行详细测算,同时明确沿黄乡镇产业发展方向,提出符合濮阳实际的思路和建议,为全省第一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试点有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制定依据和意见建议。    强化基础是重点。按照黄河滩区第一批居民迁建试点工程有关规划,张庄乡安置区将建设对外连接道路4.2万平方米、社区内道路4万平方米,架设电力线路10千米、通信线路7千米;建设供水能力500吨/日水厂1座及配套管网、简易污水设施1处,垃圾中转站两个,敷设排水管道7千米,安装公共照明设施360盏、实施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等;建设小学1所、幼儿园1所、社区服务中心1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公共厕所6个、农具存放点5个、集贸市场1个,扩建敬老院、新增床位60个等。陈庄镇安置区将建设社区内道路1.7万平方米,架设电力线路4.3千米、通讯线路3千米,建设供水能力500吨/日水厂1座及配套管网、简易污水设施1处,垃圾中转站1个,敷设排水管道3.3千米,安装公共照明设施148盏,实施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等;建设小学1所、幼儿园1所、社区服务中心1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公共厕所两个、农具存放点两个、集贸市场1个,扩建敬老院、新增床位40个等。    发展产业是根本。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沿黄乡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张庄乡和陈庄镇的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分别为木材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观光业,提出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载体、推动金融机构扩大对沿黄乡镇贷款规模等具体要求,着力强化沿黄乡镇内生发展动力。正在规划建设的浙豫木业城紧邻张庄乡安置区,现已引入浙江凤高木业和山东祥文木业两家龙头企业,可吸纳劳动力2000人左右;安置区全部建成后,其公共服务和商贸业可转移劳动力200人左右。陈庄镇规划建设的桥西产业园区距安置点约两公里,预计可吸纳劳动力3000人左右,现已入驻莲藕加工、木业加工等涉农企业4家。制订《濮阳市黄河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明确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流转程序、流转管理等,对流转土地300亩及以上、期限10年以上、流转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经营性公司或土地流转大户,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偿,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单位产出和效益。目前,张庄乡、陈庄镇已流转土地近3000亩。印发《濮阳市黄河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培训转移就业管理办法》,要求各帮村单位、县、乡镇、村和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及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挂钩,积极开展定向、订单、冠名等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减、免费培训;鼓励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企业优先安排黄河滩区劳动力就业,企业当年安置黄河滩区劳动力人数超过企业从业总人数30%以上的,市财政按实际人数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奖补标准为每人300元。

责任编辑:李俊